您的位置:首页 > 国内 > 正文

老师,您的尺子有几把?

来源:揭阳新闻网     时间:2023-08-25 10:43:18


(资料图片)

□林 超

每个班级都有优秀生和潜力生,教师喜欢优秀生,这无可厚非。但我要说的是,对潜力生更应多给点“偏爱”。这种“偏爱”,并非偏心,而是发掘,是欣赏,是赞美。教育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中最深切的禀质乃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我们的创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对‘后进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这样说没有哪一位教师是不赞同的。”与此同时,他指出赏识教育是能够欣赏每个人“独一无二”的个性,基于承认个性差异,真心和孩子进行互动,让孩子体验成功快乐和树立尊严的教育。一名成功的教师总是带着医生般理性剖析的眼光和慈母般欣赏鼓励的心态投身于教学活动。教师真诚的期待不仅能诱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激情,而且深刻地影响着学生智力和个性的发展。

小余是五年级第一学期由外校转入我班的一位学生。在众人眼里,他不尊重师长、不团结同学、上课走神捣蛋,作业拖拉不提交。这么一个学生,让众多老师甚为头疼,可以说是个不受老师欢迎的学生。可是在我的语文课上,他的表现有所不同:每一节新课前,他积极收集各种资料,自己动手整理组织材料,利用课前交流环节流利地向大家介绍课文的背景资料等内容,每次轮到他发言,同学们都认真听着,他也讲得很有兴致。有些同事私下问我:“小林,你用了什么方法‘降妖除怪’啊?”我只是笑笑,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其实原因很简单:语文课上,他虽然也走神、说话、偶尔捣蛋,但我发现他口才好,而且爱阅读,知识面较为丰富。多元智能理论之父霍华德·加德纳曾提出“扬长与补短”的教育理论。他是这样说的:“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将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弱势智能领域中去,从而使弱势领域得到发展。学生建立了自信心和自尊心等情感,各方面才能有更好的发展。”我利用这一理论为学生创造了自我发展的契机。针对他的特点,我私下跟他谈心,对他说:“老师给你创造一个机会,让大家重新认识你、评价你,好吗?”听到这儿,小余毫不犹豫点了点头。

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情景,那是讲到《草船借箭》一课时,我事先对全班同学说:“今天有一位同学,自愿当大家的讲解员,为我们来介绍有关三国时期的历史知识。”这时的小余闪亮登场了,他走到讲台前侃侃而谈,“《三国演义》一书共一百二十回,故事起于刘关张桃园结义,止于东吴灭亡……《草船借箭》就是根据《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的内容改写的。诸葛亮是被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来歌颂的……”本来我跟他约定用十分钟把内容介绍完毕,结果他一口气讲了差不多二十分钟,语言生动,内容连贯,全班同学都听呆了,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我也给了他较高的评价。从此,同学们对他刮目相看,这个孩子也找到了自信。此时,我想到的是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一个‘差生’的‘思维的觉醒’”。

霍华德·加德纳认为,“(教师)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衡量学生是一项综合性工程,教师不妨多备几把尺子。毕竟,我们所教的每一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的东西可供欣赏,关键在于教师要善于发掘,及时引导,积极评价,转化气质。学生好比种子,需要教师提供土壤、水分、肥料、空气和阳光。每个人都有进步的愿望,每个人都有丰富的潜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能优势。每个学生都有才,通过良好的教育和训练,每个学生都能成材。“有才”期盼“出彩”,“出彩”终能“成材”,这才是教育的本意和真义。相信学生人人有才,教师才会正确对待、积极评价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潜能;相信学生皆可成材,这将激发教师寻找适合学生进步的方法与途径。

亲爱的老师,您的教育背囊已经准备了几把尺子呢?

(作者系榕城区红旗小学教师)

(编辑:李霞)

相关文章

最近更新